隨著國家政策的推行,智慧校園的產品開始普及,但是在普及的過程中發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如:在系統建設時期,缺少統一的規劃、數據結構、軟件架構均有較大的差異,導致信息無法溝通,系統間無法同步協作,嚴重制約了數字化校園建設的發展,造成信息孤島的現象。沒有統一機制,每個系統都有一個后臺,導致用戶需要記憶多個賬戶、密碼,進入不同的系統,需要登錄不同的賬戶,不僅用戶使用不便,管理起來也非常麻煩。應用系統建設規劃缺乏合理性,校園網的安全隱患,數據價值無法利用等等問題。
那么一個智慧校園整體解決方案,應該具備哪些條件呢?首先,智慧校園建設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學校的發展需求,為學校構建一個智能、靈活、運轉高效的校園信息服務系統,更好地滿足師生、家長之間的需求。
在建設初期,需要結合學校目前的現狀和需求,通過統一的標準和體系建設,對智慧校園建設進行一個長期的規劃。
開放性:隨著學校集成的應用越來越多,需要建設一個開放性的平臺,提供面向學校未來需求變化和擴展,同時通過開放性的平臺持續改進,實現更加方便的系統維護。
數據共享:由于數據缺乏標準,現有的系統無法提供相互數據交換的功能,數據價值無法利用起來,無法滿足各部門及時獲取其他部門信息的需求,無法進行跨部門的業務流程,一個良好的方案應該是需要建立統一的數據共享機制及規范,實現校園數據的共享共建,協同發展。
一站式服務:需要實現業務系統的融會貫通,提供面向教育部門、學校、生生、家長的一站式服務。
智慧校園建設,應該立足學校需求,根據學校自身的基礎設施進行一定的前瞻性設計,整體規劃、有計劃有組織的實施。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完善智慧校園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