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通辦”,就是指打通不同部門的信息系統,只需通過一個頁面,就能辦成不同領域的事項,進一步提升在線校務服務水平。這是提升智慧化校園服務能力的重要舉措和重要途徑,是強化各部門、各學院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工作的重大應用工程。
“一網通辦”是關系校務服務和師生辦事體驗的基礎性工作,有利于全面推進校務服務提速提質,讓數據多跑路,讓師生少跑腿。實際上,“一網通辦”本質上是簡政放權的提質提速,是“放管服”改革的一個醒目標志。通過推進“一網通辦”,化繁為簡,讓行政審批類流程高效運轉,才能有力推進行政效能上檔升級。
“一網通辦”的核心是將“從側重行政權力事項”向“行政權力和公共服務事項并重”轉變,并進一步落實可信計算和可信驗證,提高"零材料"事項的比例,徹底從“能辦”向“好辦”、“愿辦”轉變,使得師生辦事更加方便、快速,并且線上線下充分協作,實現“一網辦、一窗辦、一次辦”。
在高校信息化和信息系統建設早期,受限于技術水平及思維模式,高校信息系統建設往往管理服務“一把抓”,以部門職能劃分切割信息系統和校園辦事服務。
各業務系統間的信息化應用、辦事線條和業務數據不能共享貫通,師生辦事往往需“進多站、滿網跑”,用戶服務體驗效果差。
隨著智慧校園時代的到來,以及互聯網技術日益廣泛和深入的應用,傳統高校信息化建設理念將迎來改變,從傳統的管理思維、局部思維轉變為服務思維、全局思維。
高校開始以學校全局視角,更加注重師生辦事流程的全局性、貫通性和標準化,提升后臺管理的專注度、針對性和靈活性,從而實現管理與服務基于信息化邏輯上的有效切割。
另外,在對傳統信息系統共性功能進行抽取的基礎上,高校信息化陸續衍生出具備共性能力的信息化“中臺”能力體系,更好支撐上層應用的敏捷化、規模化開發。
從“一網通辦”的實質來看,網上辦事大廳實際上也是一種業務“中臺”,提供跨部門的“一站式”辦事流程梳理和標準化服務的共性能力。
“中臺”介于前臺和后臺之間,是業務融合的樞紐與核心,在高校信息化建設的總體架構中發揮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
一定程度上,在數字校園建設階段,“中臺”概念就開始萌芽了,數字校園公認的“三大平臺”,即統一身份認證、統一信息門戶、數據交換與共享平臺,完成的就是專用共性能力建設。
到了智慧校園建設階段,傳統的“三大平臺”遠不能滿足師生對信息化服務的實際需求,豐富的“中臺”能力體系建設成為未來智慧校園創新融合的關鍵,而網上辦事大廳這個校園辦事業務“中臺”建設成為當下許多高校“中臺”能力建設、信息化服務思維轉型的切入點和牽引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