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6日,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試點的通知》,通知要求,第一批試點校加快完善校本數據中心建設,按照院校中臺數據對接標準,持續自動推送數據;第二批試點校需于6月30日前完成2023年春季學期的數據對接工作。
“全國職業教育智慧大腦院校中臺數據對接工作”是響應國家教育數字化轉型的細化舉措,也是推進院校數字化校園升級改造重要契機。現各職業院校紛紛開啟數據上報工作。今天,物思科技來帶大家看看中高職院校如何以高標準、高效率、高質量完成一站式上報的數據工作。
2023年6月1日,教育部新版數據標準及接口規范文件出臺,學校可以召開動員部署會,由學校信息管理中心牽頭,明確工作要求,根據業務范圍,將 85 張數據表,權責歸屬分配于 9 個責任業務部門,確定“數據調研摸底—數據采集/同步—數據分權/審核—數據加工處理—數據上報”的工作流程;并依托物思科技零代碼智慧校園大數據平臺、敏捷構建“智慧大腦院校中臺數據上報系統”,明確各數據類表具體對接方案、采集周期和推送機制。
第一步 資產摸底 明確采集計劃
院校根據《全國職業教育智慧大腦院校中臺高職數據標準及接口規范》要求采集的8大數據集,梳理學院數據資產,分級分類建立與校級智慧大腦數據中臺對接的數據表清單,確定數據的來源系統、責任部門,并制定采集計劃。
第二步 分類施策 提升采集能力
根據數據采集計劃,學校采用3種方式進行數據采集:
對于學院大數據平臺已經采集治理、能夠支撐對接的數據,由物思智慧校園大數據平臺與校級智慧大腦數據中臺進行同步,實時獲取現有數據。
對于無法提供接口或中間庫的系統或設備數據,通過RPA機器人實現自動抓取。
對于少量沒有系統支撐的數據,通過物思科技表單引擎靈活搭建對應的數據采集應用,通過線上填報、審核完成數據采集工作。
最后采集完的數據,通過數據上報平臺預設的8個數據集、85張表的模板進行一鍵導入。
第三步 分工協同 發揮群體智慧
學校根據確定的各業務數據采集員、數據審核員,系統管理員等角色分配不同的權限,可靈活調整。
第四步 過程監管 保證數據質量
數據采集完成后,根據數據上報的要求,對接入的數據進行二次處理和加工,通過平臺可以對數據進行篩選、排序、數據列添加等,來解決格式不規范、字典不一致等問題,保障上報數據的規范性、完整性、準確性。
同時各填報表單每次的修改都實時記錄,方便學校對填報工作管理和追溯,確保數據上報的安全。并通過對接學院數字校園平臺消息推送中心,發布預警、催辦等消息,增強交互性。
第五步 對接校驗 完成數據推送
最后,按照接口規范要求,實現對接職教智慧大腦自動推送,并對數據上報的數據對象和合規記錄數進行實時監控。
第六步 數據驅動 賦能院校治理
學校還通過物思圖表應用引擎自建數據分析圖表,多維度、多樣式開展挖掘分析,展示運行狀態,支撐教學管理服務評價等應用場景。
數據中臺,智慧大腦數據對接,物思科技,數據采集上報系統,智慧大腦數據上報系統全國,職業教育智慧大腦中臺數據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