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目標,構建學校特色化的學生評價爭章激勵體系是踐行學校特色化辦學理念的有效舉措。
學校在評價的道路上曾經作了很多嘗試,時常會遇到評價方式量化指標單一、家校無法有效協同、評價工作量大等評價難題。
比如在過去爭章系統的使用中,班級每學期會給學生頒發一個評價爭章手冊,老師定期進行不同類型的分章及統計工作,學生每到周末都需要帶著本子找到不同的老師進行對應的簽字發章,這樣的評價過程給老師和學生都造成了很大的負擔。
學校如何搭建結合自身辦學特色的指標體系?評價的層級結構應該如何設置?評價標準如何制定?
在教育部頒發的《義務教育評價指南》等相關政策的指導下,從依據學生品德發展、學業發展、身心發展、審美素養、勞動與社會實踐等五個評價方面,物思科技研發出了評星爭章系統。
以學生評價場景為例,傳統的評價模式因缺乏工具的指導更偏向于結果性評價,評價的場景以學習成績為主。現在學校通過評星爭章系統評價體系的搭建,關注學生從課堂評價、日常評價、興趣班評價、研學評價等多維評價場景,學生的閃光點在不同的實踐活動中得以體現。
比如,在校“日常評價”功能,主要幫助教師記錄學生在課堂外的行為表現。如果教師發現學生有愛護花草,主動撿垃圾、拾金不昧等行為,可使用日常評價對學生行為快捷記錄,進行實時獎勵評價。“日常評價”與“課堂評價”相互配合,使評價結果更全面、更客觀。
一枚勛章,預示見證并鼓勵著孩子的成長,不同的分值對應不同的獎勵,孩子們會為此付出努力積極獲取,“比如升國旗的旗手就是通過爭章系統選拔得出的。正向的激勵方式讓孩子們更能感知到激勵,從而激發主動性與參與感”。
爭章系統,評星爭章系統,評星爭章系統平臺,德育管理系統,德育管理軟件,德育系統,德育軟件,物思科技智慧校園,智慧校園平臺
爭章的激勵方式也在不斷引導學生正向發展,數字化爭章系統的使用,讓勞動的評價不再是回望式、投票式與零散式,而是能夠實實在在地記錄學生勞動的過程。
評價的結果也不再以一言堂的形式進行,而是讓學生、家長、老師等相關群體對學生在學校、家庭和社會中的勞動過程,用拍照、視頻、語音的方式記錄并直接上傳至學校的數據化評價平臺。學校每周、每月、每學期自動頒發勞動章、自理章、環保章和勞動達人,并且生成勞動雷達圖,可以清楚看到學生在勞動能力上的立體化表現。
相比于以往的分章評價方式,評價系統幫助老師分擔了大量的工作壓力,同時系統還會生成多場景的評價報告,展示學生各階段,全方位的成長變化,讓老師全面掌握每個學生的綜合發展情況,確保學生發展的均衡性,進而指導教學,改進教學。
爭章系統,評星爭章系統,評星爭章系統平臺,德育管理系統,德育管理軟件,德育系統,德育軟件,物思科技智慧校園,智慧校園平臺
